|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值此書出版之際,我認識郎朗已經整整六個年頭了。
記得1999年,郎朗在芝加哥音樂節的最后一場音樂會中大獲成功,當晚就有好幾位朋友給我打電話,都情不自禁地贊嘆這位鋼琴神童的橫空出世。從那時起我便對他格外關注。2001年在英國倫敦,傅聰老師第一次聽完郎朗的演奏也興奮不已,說從未見過任何一位青年鋼琴家琴能彈得如此精彩,而他身上流淌著的是炎黃子孫的血液!如今郎朗的藝術造詣已經更加成熟,成為音樂界舉世矚目的青年鋼琴巨星,活躍在國際鋼琴演奏的舞臺上。
劉元舉兄寫的這本書,是郎朗生活的真實寫照,詳盡地敘述了郎朗曲折而多少有些離奇的成長歷程, 以及他的父母為他的成長付出的艱辛努力。這本書為喜愛郎朗的讀者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郎朗的機會,從中也可以獲得諸多啟迪。當然,鋼琴家的成長沒有固定的模式。郎朗的經歷與成就令人驚嘆,但并不意味著讀者或琴童的家長都應該去效仿郎朗的教育模式。他的成功有許多特殊的因素――非凡的才華、高超的造詣,也因為他不可多得的機遇。因此,也不是說其他人照搬同樣的模式也一定會獲得同樣的成就。在歐美,有成百上千背井離鄉的中國青年鋼琴家們含辛茹苦,同樣作了巨大的努力,只有極少數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絕大多數至今仍然默默無聞,也有不少偉大的音樂家、鋼琴家,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并沒有遭遇太多的坎坷艱難,卻達到了極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