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排簫形似鳳翼,竹制,歷代的管數和長度均不相同,自清代方按律編管。[BR][BR] 在古代樂器八音分類中,排簫被列為竹類樂器。它是把長短不等的竹管排成一列,用繩子、竹蓖片編起來或用木框鑲起來。如果竹管長短一致,則在管中采取堵臘(深淺不同)而得到高低有別的樂音。故排簫有無底、封底兩種,分別叫作“洞簫”和“底簫”。從最初的3管a起,管數有10、13、16、20、21,直到最多的24管,每管只發一音。 [BR][BR] 1981年,吉林省歌舞劇院石家環在原排簫造型的基礎上,研制成功雙排管加鍵排簫。原來的排簫只有一排簫管;新排簫由兩排簫管組成。第一排的28支簫管,按十二平均律排列,音域由(d2~g4),上設4個轉調鍵,通過按鍵封閉某些簫管即可達到轉調目的,并可奏出D、G、A、F、C5個調的七聲音階。第二排有22支簫管,吹孔一半開在外面,一半開在里面,相互隔管交錯排列,外側孔的簫管構成G宮調五聲音階,音域由(d2~d4),里側孔的簫管構成C宮調五聲音階,音域由(C2~C4)。兩排和簫管固定在對稱的云形木制外殼中,正面鑲有兩條對稱的龍飾。新排簫的吹口為豎笛式的哨口,吹奏極為方便。既可演奏活潑、快速的復調音樂,也能吹奏悠揚、舒緩的抒情樂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