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第28屆世界大會于7月21日至25日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音樂創造之城”的意大利博洛尼亞舉行。這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大會。世界各地80多個國家的1500多名會員和1000多位演員參加了此次盛會。大會期間舉辦了400多場學術報告、40多臺音樂會,開設了30多個音樂教育展臺。據悉,第29屆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將于2010年在中國北京舉行,會議的承辦單位為中國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教育學會。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附屬機構,于1953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音樂理事會的倡導下成立,是世界上擁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音樂教育機構,目前擁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學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被譽為音樂教育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本屆大會上,加拿大、美國、中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巴西等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學者滿懷對音樂教育的熱情相聚一堂,以座談會、工作坊、教學展示、論文報告、展板等形式,積極參與討論和講演。通過現場講演、視頻播放等形式,中外學者展示了各自國家在音樂教育研究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體現了各國學者從不同視角探索和研究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趨向。
針對當今全球大多數國家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的現象,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技術大學的音樂教師史蒂文,具體地就其在社區音樂活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進行了生動的講述。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史蒂文充分運用當代傳媒,借助網絡、廣播、電視,根據澳大利亞不同區域的自身特點,編配了相應的音樂教材。他特別根據當今城市青少年喜歡電子游戲的普遍現象,設計了一套音樂游戲軟件,讓孩子在游戲中創編音樂、進行作曲。其靈活、生動的講學在澳大利亞乃至海外引起同行的關注。
美國愛荷華州大學教授科夫曼長期關注音樂學習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通過研究,他發現青少年時期曾經學習過聲樂或器樂演奏的學生,在其年老時,音樂仍將繼續發揮其治療、改善情緒的作用,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英國肯特伯芮教會大學教授斯蒂芬對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的1124名合唱隊員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進一步的觀察與研究,論證了參加合唱活動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注意力等方面所起到積極影響。
通過學術交流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主要宗旨。與往屆相比,此次中國學術團隊的參會人數多、講演精彩,備受關注。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謝嘉幸率領的中國學術交流團50余人,分別參加了在羅馬和博洛尼亞舉辦的多場專業委員會和學術交流活動。提起飛速發展的中國學術團隊,他頗有感慨地說:“2004年在西班牙舉辦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中,參會的中國代表只有3個人,然而這屆會議中,我們的學術團體發展得很快,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員參會。我們可喜地看到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中的陣容越來越強大。”
會上,中國大陸的一些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獲得了諸多外國同行的贊許。謝嘉幸在文化、教育與大眾傳媒中的音樂專業委員會中,宣講了《媽媽你在哪里?――從中國大陸母親音樂教育的興起看音樂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反響強烈,引起了外國學者的關注與討論。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周世斌在音樂治療與音樂醫學專業委員會中作了《讓音樂激發出生命的動力――音樂治療在中國汶川地震災區中的運用》的報告,得到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贊嘆,他們表示中國學者在抗災前線組織的災后心理重建工作,充分體現了音樂的作用與價值。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許卓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懿穎也在早期兒童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宣講了早教在中國的發展狀況等。
此外,中國大陸各地的許多青年學者作為大會青年學術委員會的成員,積極參與大會的講演。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音樂藝術院校的青年教師和學生也在會上作了專題論文宣講。這是歷屆ISME世界大會里,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學者論文入選和宣講最多的一次。這些論文都被收入大會論文集,以書籍和光盤形式同時出版。
大會舉辦期間,主辦方還特別舉辦了“博洛尼亞城市藝術節”,40多場風格迥異的音樂會精彩亮相,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演出活動備受與會代表的歡迎,體現了音樂教育與演奏實踐的緊密結合。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附屬機構,于1953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音樂理事會的倡導下成立,是世界上擁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音樂教育機構,目前擁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學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被譽為音樂教育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本屆大會上,加拿大、美國、中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巴西等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學者滿懷對音樂教育的熱情相聚一堂,以座談會、工作坊、教學展示、論文報告、展板等形式,積極參與討論和講演。通過現場講演、視頻播放等形式,中外學者展示了各自國家在音樂教育研究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體現了各國學者從不同視角探索和研究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趨向。
針對當今全球大多數國家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的現象,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技術大學的音樂教師史蒂文,具體地就其在社區音樂活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進行了生動的講述。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史蒂文充分運用當代傳媒,借助網絡、廣播、電視,根據澳大利亞不同區域的自身特點,編配了相應的音樂教材。他特別根據當今城市青少年喜歡電子游戲的普遍現象,設計了一套音樂游戲軟件,讓孩子在游戲中創編音樂、進行作曲。其靈活、生動的講學在澳大利亞乃至海外引起同行的關注。
美國愛荷華州大學教授科夫曼長期關注音樂學習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通過研究,他發現青少年時期曾經學習過聲樂或器樂演奏的學生,在其年老時,音樂仍將繼續發揮其治療、改善情緒的作用,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英國肯特伯芮教會大學教授斯蒂芬對英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的1124名合唱隊員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進一步的觀察與研究,論證了參加合唱活動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注意力等方面所起到積極影響。
通過學術交流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主要宗旨。與往屆相比,此次中國學術團隊的參會人數多、講演精彩,備受關注。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謝嘉幸率領的中國學術交流團50余人,分別參加了在羅馬和博洛尼亞舉辦的多場專業委員會和學術交流活動。提起飛速發展的中國學術團隊,他頗有感慨地說:“2004年在西班牙舉辦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中,參會的中國代表只有3個人,然而這屆會議中,我們的學術團體發展得很快,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員參會。我們可喜地看到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中的陣容越來越強大。”
會上,中國大陸的一些專家學者的精彩發言獲得了諸多外國同行的贊許。謝嘉幸在文化、教育與大眾傳媒中的音樂專業委員會中,宣講了《媽媽你在哪里?――從中國大陸母親音樂教育的興起看音樂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反響強烈,引起了外國學者的關注與討論。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周世斌在音樂治療與音樂醫學專業委員會中作了《讓音樂激發出生命的動力――音樂治療在中國汶川地震災區中的運用》的報告,得到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贊嘆,他們表示中國學者在抗災前線組織的災后心理重建工作,充分體現了音樂的作用與價值。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許卓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懿穎也在早期兒童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宣講了早教在中國的發展狀況等。
此外,中國大陸各地的許多青年學者作為大會青年學術委員會的成員,積極參與大會的講演。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音樂藝術院校的青年教師和學生也在會上作了專題論文宣講。這是歷屆ISME世界大會里,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學者論文入選和宣講最多的一次。這些論文都被收入大會論文集,以書籍和光盤形式同時出版。
大會舉辦期間,主辦方還特別舉辦了“博洛尼亞城市藝術節”,40多場風格迥異的音樂會精彩亮相,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演出活動備受與會代表的歡迎,體現了音樂教育與演奏實踐的緊密結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