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聲樂大師郎毓秀》一書,記錄了中國女高音“四大名旦”之一、著名歌唱家郎毓秀從事演唱和音樂教育工作的曲折生涯,既有童年時的音樂熏陶,也有出國留學的點滴回憶。本版從本期開始連載,將帶您回顧郎毓秀豐富而精彩的人生經歷。
郎毓秀,1918年11月4日出生在上海閘北虹口吳同里的弄堂房里。
郎毓秀的祖籍在浙江蘭溪。祖父郎錦堂酷愛中國戲曲和繪畫藝術,且有一副好嗓子,是擅唱京劇須生的票友,曾同當時的京劇名角呂月樵合演過京戲。郎毓秀是享譽全球的“亞洲影藝之父”郎靜山。
1911年,郎靜山經雙方父母的撮合與長他4歲的翁瑞蓮小姐結婚,育有一子三女,二女兒就是郎毓秀。這樁包辦婚姻勉強維持了15年,到郎毓秀6歲時離異。郎毓秀的父親和大哥郎毓祥留在上海父親的身邊。
家中一下子少了一半人,父親外出工作,大哥上學讀書,只剩下郎毓秀一人,家里變得冷冷清清。
她靠在家門口,看著弄堂里的小朋友們溜旱冰,其中有個大個子青年,一只腳上綁著四輪溜冰鞋,一只腳在地上一蹬,一直溜到弄堂口。當那大個子青年滑回來時,看見這位小妹妹欣喜地盯著他,就過去招呼,并把自己的滑冰鞋卸下,綁在小妹妹的腳上,幫她滑起旱冰來。這位小青年,就是后來成為上海電影大明星的張翼。
郎毓秀的童年生活是在只有父愛缺少母愛的歲月中度過的。也許就是因為缺乏女性柔情感染的緣故,她性格開朗,不像一般女孩那樣,守著小房間,玩布娃娃或學做針線。而今她還深有感觸地說,自己的男性朋友比女性朋友還多。
郎靜山除攝影之外,還是一個音樂迷。他喜愛西洋音樂,那時他家備有手搖留聲機,他每天晚上在沖洗相片之余,總要上緊留聲機的“發條”,放上幾張唱片,不論是器樂的還是聲樂的,他都愛聽。小毓秀靠在留聲機旁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與音樂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她開始模仿著唱片哼唱起來,反反復復地跟著唱,先是把旋律記住了,哼唱之中她還奇怪地發覺,歌唱家的聲音不同于普通人講話、喊叫的聲音,帶有金屬的效果,特別好聽,說它是假聲吧又覺得是真聲,這假中有真,不知又怎么“真”出來的。于是她就更認真地模仿,揣摩著他們的發音方法和那些美妙的假聲的來由。唱片多數是西洋音樂,如《小夜曲》《圣母頌》等作品,這些唱片有英語的、意大利語的,也有日語唱的民歌,八九歲的小毓秀當然不懂外語,但憑著她的癡迷與執著,終于把這些曲調都記熟了,也因此磨損了唱片。從唱片的磨損中換來了女兒的收獲,給了郎靜山莫大的欣慰。
郎毓秀從歌唱中受到西洋音樂的熏陶,這是不奇怪的,但她還有難得的機會,學會了不少民歌。10歲的哥哥上學后,家里有一位來自蘇北農村的老保姆陪伴著她。老媽媽心地善良,性格開朗,她經常一邊干活,一邊口里哼著小調,特別在燒飯時,總喜歡把小毓秀抱在膝頭,一邊往灶膛里添谷草,一邊給她哼小曲。老媽媽蘇南的、蘇北的歌都會唱,高興時還一句一句教她唱。她聽到這些民歌,覺得與那些歌曲截然不同,民歌的如訴如泣,會叫小毓秀感動得眼眶里盈出淚水。這些哀怨的江蘇民歌,都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上學后,郎毓秀自然特別喜歡音樂課。她歌唱得好,每次排演文娛節目總少不了她。一次學校里要排演黎錦暉作曲的歌舞劇《麻雀和小孩》,老師就選中了活潑可愛的小毓秀扮演主角小麻雀,這可樂壞了他們一家人,郎靜山連夜給女兒設計演出服,很快勾勒出一件輕盈的舞裙,后來想到小麻雀的形象,又加上了翅膀,第二天就把圖紙交裁縫做了兩套舞衣,一套粉紅色,一套藍色。小毓秀穿上父親設計的舞衣,舞姿更漂亮了,每次演出完畢,小朋友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小麻雀出名了,不僅在學校內,而且還被邀請到兄弟學校去表演。
郎毓秀讀高小時,就開始有了英語課。而且除音樂和其他文化課之外,還可選修鋼琴。英語,她很喜歡,因從小就聽西洋的歌曲,恨不得一口氣就把英語學會,好對付所有的英語歌曲。鋼琴的選修課也叫她全神貫注,過去只在唱片里聽到它的叮口當聲,而今這龐然大物就在眼前,備感親切。她第一次觸摸到鋼琴,非常好奇,手指按在鍵上,能發出那么好聽的聲音,實在是太美妙了。她一開始學鋼琴就入迷,每天功課結束之后,總舍不得離開鋼琴,總要對著那本《拜厄》彈到學校清查教室時,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父親發現女兒對鋼琴的癡迷,就下決心購買了一臺進口的鋼琴。
家里有了鋼琴,頓時熱鬧起來,郎毓秀每天伴隨著自己的琴聲練唱,妹妹毓賢受到感染也喜愛上鋼琴,跟著姐姐彈起來。自己也喜愛音樂的父親,看到兩個女兒輪番練琴,他非常欣慰,小天使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溫馨。后來在郎毓秀的《七十憶我的音樂生涯》中這樣回憶這段美好的生活:父親在任何時候都不討厭我的琴聲和練唱聲。如今想來那是多么大的寬容與支持啊!
此外,父親還經常帶她去聽音樂會。當時上海音專已成立數年,還有工部局的管弦樂隊,一有演出,他們父女準是座上客。
郎毓秀的童年是幸運的,她在父親的呵護下,得到了那個時代常人難以企及的音樂熏陶。20世紀30年代大上海的西洋音樂,為她今后進音樂學院學習、赴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深造,鋪就了一條通衢大道。童年蘇北老保姆傳授給她的民歌,使她在學習西洋音樂同時,深深扎下了民族音樂的根。
郎毓秀,1918年11月4日出生在上海閘北虹口吳同里的弄堂房里。
郎毓秀的祖籍在浙江蘭溪。祖父郎錦堂酷愛中國戲曲和繪畫藝術,且有一副好嗓子,是擅唱京劇須生的票友,曾同當時的京劇名角呂月樵合演過京戲。郎毓秀是享譽全球的“亞洲影藝之父”郎靜山。
1911年,郎靜山經雙方父母的撮合與長他4歲的翁瑞蓮小姐結婚,育有一子三女,二女兒就是郎毓秀。這樁包辦婚姻勉強維持了15年,到郎毓秀6歲時離異。郎毓秀的父親和大哥郎毓祥留在上海父親的身邊。
家中一下子少了一半人,父親外出工作,大哥上學讀書,只剩下郎毓秀一人,家里變得冷冷清清。
她靠在家門口,看著弄堂里的小朋友們溜旱冰,其中有個大個子青年,一只腳上綁著四輪溜冰鞋,一只腳在地上一蹬,一直溜到弄堂口。當那大個子青年滑回來時,看見這位小妹妹欣喜地盯著他,就過去招呼,并把自己的滑冰鞋卸下,綁在小妹妹的腳上,幫她滑起旱冰來。這位小青年,就是后來成為上海電影大明星的張翼。
郎毓秀的童年生活是在只有父愛缺少母愛的歲月中度過的。也許就是因為缺乏女性柔情感染的緣故,她性格開朗,不像一般女孩那樣,守著小房間,玩布娃娃或學做針線。而今她還深有感觸地說,自己的男性朋友比女性朋友還多。
郎靜山除攝影之外,還是一個音樂迷。他喜愛西洋音樂,那時他家備有手搖留聲機,他每天晚上在沖洗相片之余,總要上緊留聲機的“發條”,放上幾張唱片,不論是器樂的還是聲樂的,他都愛聽。小毓秀靠在留聲機旁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與音樂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她開始模仿著唱片哼唱起來,反反復復地跟著唱,先是把旋律記住了,哼唱之中她還奇怪地發覺,歌唱家的聲音不同于普通人講話、喊叫的聲音,帶有金屬的效果,特別好聽,說它是假聲吧又覺得是真聲,這假中有真,不知又怎么“真”出來的。于是她就更認真地模仿,揣摩著他們的發音方法和那些美妙的假聲的來由。唱片多數是西洋音樂,如《小夜曲》《圣母頌》等作品,這些唱片有英語的、意大利語的,也有日語唱的民歌,八九歲的小毓秀當然不懂外語,但憑著她的癡迷與執著,終于把這些曲調都記熟了,也因此磨損了唱片。從唱片的磨損中換來了女兒的收獲,給了郎靜山莫大的欣慰。
郎毓秀從歌唱中受到西洋音樂的熏陶,這是不奇怪的,但她還有難得的機會,學會了不少民歌。10歲的哥哥上學后,家里有一位來自蘇北農村的老保姆陪伴著她。老媽媽心地善良,性格開朗,她經常一邊干活,一邊口里哼著小調,特別在燒飯時,總喜歡把小毓秀抱在膝頭,一邊往灶膛里添谷草,一邊給她哼小曲。老媽媽蘇南的、蘇北的歌都會唱,高興時還一句一句教她唱。她聽到這些民歌,覺得與那些歌曲截然不同,民歌的如訴如泣,會叫小毓秀感動得眼眶里盈出淚水。這些哀怨的江蘇民歌,都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上學后,郎毓秀自然特別喜歡音樂課。她歌唱得好,每次排演文娛節目總少不了她。一次學校里要排演黎錦暉作曲的歌舞劇《麻雀和小孩》,老師就選中了活潑可愛的小毓秀扮演主角小麻雀,這可樂壞了他們一家人,郎靜山連夜給女兒設計演出服,很快勾勒出一件輕盈的舞裙,后來想到小麻雀的形象,又加上了翅膀,第二天就把圖紙交裁縫做了兩套舞衣,一套粉紅色,一套藍色。小毓秀穿上父親設計的舞衣,舞姿更漂亮了,每次演出完畢,小朋友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小麻雀出名了,不僅在學校內,而且還被邀請到兄弟學校去表演。
郎毓秀讀高小時,就開始有了英語課。而且除音樂和其他文化課之外,還可選修鋼琴。英語,她很喜歡,因從小就聽西洋的歌曲,恨不得一口氣就把英語學會,好對付所有的英語歌曲。鋼琴的選修課也叫她全神貫注,過去只在唱片里聽到它的叮口當聲,而今這龐然大物就在眼前,備感親切。她第一次觸摸到鋼琴,非常好奇,手指按在鍵上,能發出那么好聽的聲音,實在是太美妙了。她一開始學鋼琴就入迷,每天功課結束之后,總舍不得離開鋼琴,總要對著那本《拜厄》彈到學校清查教室時,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父親發現女兒對鋼琴的癡迷,就下決心購買了一臺進口的鋼琴。
家里有了鋼琴,頓時熱鬧起來,郎毓秀每天伴隨著自己的琴聲練唱,妹妹毓賢受到感染也喜愛上鋼琴,跟著姐姐彈起來。自己也喜愛音樂的父親,看到兩個女兒輪番練琴,他非常欣慰,小天使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溫馨。后來在郎毓秀的《七十憶我的音樂生涯》中這樣回憶這段美好的生活:父親在任何時候都不討厭我的琴聲和練唱聲。如今想來那是多么大的寬容與支持啊!
此外,父親還經常帶她去聽音樂會。當時上海音專已成立數年,還有工部局的管弦樂隊,一有演出,他們父女準是座上客。
郎毓秀的童年是幸運的,她在父親的呵護下,得到了那個時代常人難以企及的音樂熏陶。20世紀30年代大上海的西洋音樂,為她今后進音樂學院學習、赴比利時皇家音樂學院深造,鋪就了一條通衢大道。童年蘇北老保姆傳授給她的民歌,使她在學習西洋音樂同時,深深扎下了民族音樂的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