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樂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的盛況
鼠年元宵到來之際,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里響起了來自黃浦江畔的絲竹管弦之聲。前昨兩晚,我國最早建團的大型民族樂團之一―――上海民族樂團出動全團80人大樂隊及演奏名家,先后為中外觀眾奉獻了《火紅中國年》和《錦繡中華》兩臺特色迥異的民樂“大餐”。
試水市場“交卷”京城
民樂如何破解走市場的難題,是近年樂界的熱門話題。上海民族樂團在經歷了兩度赴歐洲演出贏得好評后,這兩年更意識到要念好家門口“生意經”的緊迫性。
“火紅中國年”是為年節市場度身定做的民樂精品音樂會。進京前在上海以及周邊市場已試水兩年,并已贏收180萬元。演出被國家大劇院開幕國際演出季選中后,樂團又根據京城觀眾口味再度調整大合奏與協奏曲的比例。前晚,民樂團一亮相,就以生龍活虎的狀態,精工細作又不乏時尚感的節慶服飾,讓人眼睛一亮。民族管弦樂《歡樂歌》、嗩吶與樂隊《百鳥朝鳳》、琵琶與樂隊《弦彈上海》等作品,或以大合奏的氣勢見長,或以清新的江南曲調惹得老觀眾跟著哼唱,或以獨奏家高潮迭起的炫技贏得喝彩。
京劇清唱與樂隊《天韻》、電影樂曲改編作品《2046?花樣年華》兩部作品,讓年輕觀眾評價“很有想法,聽出了新鮮感”。一些老觀眾則對樂隊配器方式的改變,包括架子鼓的使用不太適應。散場時,甚至還有樂迷討論民樂的現代感與傳統如何嫁接。國家大劇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向以挑剔著稱的京城觀眾表現不“平靜”,說明民樂團的新想法、新探索入了他們的心。
不拘一方“華樂”迷人
如果說《火紅中國年》走出了一步市場好棋;那么,《錦繡中華》則打開了民樂音樂會更廣闊的選材和表現空間。這臺音樂會引入了蒙古族、苗族、藏族、彝族等民族器樂演奏和演唱樣式,讓民樂大家閔惠芬的二胡與維吾爾族熱瓦普、蒙古族馬頭琴、朝鮮族“四物樂”等的表演同場,各民族不同器樂的演奏與民樂大樂團伴奏、競奏、合奏,讓現場觀眾聽得非常過癮。
京城音樂圈人士表示,以往我們演“民樂”,供給觀眾和市場的東西大多囿于漢樂范疇。上海民族樂團的這臺演出,則讓人感覺到了一種大視野。他們對中國各民族音樂兼收并納,增強了民樂演出的可聽可看性。也有熱心觀眾建議,音樂會在大樂隊和各民族器樂獨奏的相融、相襯上,在一向稱“雅樂”的絲竹管弦如何介入原生態形式的演奏方面,還有進一步打磨余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