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為此,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安排了“香江交響”系列。昨天(4月17日),2007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本屆音樂節的“香江交響”系列的參演樂團和演出日期。被稱為“香港小交”和 “香港大交”的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香港管弦樂團將分別于5月6日、7日在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為上海市民奉獻兩臺精彩的交響音樂會。為了表達此番來滬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誠意,兩個樂團的行政總裁Tim Calnin和楊惠專程從香港飛抵上海,參加新聞發布會。這是香港兩大交響樂團有史以來第一次同時赴上海演出,將進一步增進滬港之間的文化交流。
香港“小交”“風留韻事”
成立于1990年的香港小交響樂團,一直以香港本土的音樂精英為核心,致力為觀眾帶來高素質的管弦樂及具創意的節目。2001年7月,樂團應法國圣里奇音樂節之邀,首次出訪法國演出,成為本港首隊應邀赴歐演出之專業管弦樂團。2004年7月,樂團響應“中國在法國”文化年,再次出訪法國,參加圣里奇音樂節及漢斯夏季音樂會的演出。2006年8月,樂團再度獲邀參與法國及立陶宛的三個音樂節。
本次在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準備的節目單上,除了格里格《挪威旋律二首》、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和科達伊《加蘭塔舞曲》等經典名曲之外,最值得期待的當屬陳慶恩為樂隊與兩位中國管樂獨奏者而作的《風留韻事》。這部作品是2005年4至6月間,著名作曲家陳慶恩受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創作的。陳慶恩對創作意圖闡釋如下“《風留韻事》的源起,無獨有偶,是另一首以『風』為題的作品。在醞釀期的多個無眠夜,尋章擇句,搜索枯腸,須生名宿馬連良演唱的《借東風》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臨近曲終,他優雅地唱道:‘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演出經典曲目以外,增加新作品的做法,與“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的傳統特色也不謀而合,將讓更多地上海觀眾感受到來自香江的新作魅力。
本次獻演“上海之春”,由香港“小交”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葉詠詩親自執棒,并特邀法國著名青年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加盟。葉詠詩曾獲法國貝桑松第35屆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冠軍及“金豎琴”獎,并獲第八屆東京國際指揮比賽獎項。指導過她的指揮大師包括狄瑪爾、伯恩斯坦、小澤征爾、米亞及艾德敦。雷諾?卡普松曾在伊薩克?斯特恩門下深造,曾榮獲法國年度古典音樂大獎“年度器樂獨奏家”。他曾和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指揮的法國管弦樂團一起舉辦過中國巡演。
亞洲最具領導地位的樂團之一――香港管弦樂團
被譽為“亞洲區內最具領導地位的樂團之一”的香港管弦樂團(簡稱“港樂”)豐富香港文化生命逾一世紀,近三十年來已發展成集華人與海外音樂精英的杰出樂團,吸引世界級藝術家同臺獻藝。
自享譽國際的指揮大師艾度?迪華特于2004/05樂季成為藝術總監兼總指揮后,港樂的藝術水平屢創高峰。馬勒全套交響曲系列、歌劇音樂會、傳統古典樂曲以外的嶄新曲目,均為聽眾樂迷所熱切期待,及成為樂團藝術發展的里程碑。港樂每年透過超過一百五十場的演出,觸動近二十萬樂迷的心靈。每年9月至翌年7月的樂季,樂團演奏的節目題材廣泛,包括經典的古典交響樂、與流行歌手的合作,更積極參與多個教育及小區外展計劃。樂團與小區的關系非常密切,又透過不同電視、電臺廣播、唱片錄音、以及海外巡回演出建立國際聲譽。在最新的樂季,港樂為超過二萬名觀眾演出大型免費戶外音樂會《港樂?星夜?交響曲》,而港樂多套節目如馬勒第三交響曲和全華格納音樂會均于樂評人和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港樂的其他精彩演出包括:歌劇天后弗萊明的全史特勞斯音樂會、迪華特指揮莫扎特C小調彌撒曲、指揮大師杜托華演出拉威爾《達夫尼與克羅依》全曲及與一眾杰出音樂家如張弦、陳薩、巴列夏、漢恩、貝爾等與港樂同臺演出。
本次來滬演出,港樂特別準備了海頓《第39交響曲》、莫扎特《第33交響曲》等重量級的作品,由著名指揮家、小提琴家高利亞?巴列夏親自執棒并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曾經在90年代擔任過柏林愛樂樂團團長的巴列夏,經常以獨奏家身份與世界多隊一流樂團及杰出指揮合作,包括阿巴度、巴倫邦、朱利尼、恩遜斯及馬錫爾等。巴列夏在音樂上與亞巴度特別投契,故經常參與由亞巴度于2003年創立的琉森節日樂團的演出。巴列夏在舞臺上使用的是一把1730年制造,名為Tritton的史特拉瓦里名琴。這把琴是由日本小提琴博物館的Kimiko Powers借出。
據悉,此次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還特別選擇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分眾化精準傳播平臺――分眾傳媒作為合作媒體,旨在將此次音樂節廣泛深入到社會各類群體中,不僅吸引更多中高端消費群對群眾性音樂活動的關注,同時擴大民族音樂傳播的機會和可能性。記者了解到,分眾傳媒是國內最大的戶外視頻媒體運營商,也是獨一無二的全國性的生活圈媒體群,目前該媒體能夠覆蓋中國100多個主要城市超過1億的主流消費人群。音樂節組委會宣傳負責人告訴記者,分眾傳媒是在年輕白領群體中頗具影響力的媒體,通過這樣的媒體將群眾性音樂概念以及民族音樂文化帶進社會財富的主力創造群體和消費群體,有利于促進社會精神文化的更有效開展。
香港“小交”“風留韻事”
成立于1990年的香港小交響樂團,一直以香港本土的音樂精英為核心,致力為觀眾帶來高素質的管弦樂及具創意的節目。2001年7月,樂團應法國圣里奇音樂節之邀,首次出訪法國演出,成為本港首隊應邀赴歐演出之專業管弦樂團。2004年7月,樂團響應“中國在法國”文化年,再次出訪法國,參加圣里奇音樂節及漢斯夏季音樂會的演出。2006年8月,樂團再度獲邀參與法國及立陶宛的三個音樂節。
本次在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準備的節目單上,除了格里格《挪威旋律二首》、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和科達伊《加蘭塔舞曲》等經典名曲之外,最值得期待的當屬陳慶恩為樂隊與兩位中國管樂獨奏者而作的《風留韻事》。這部作品是2005年4至6月間,著名作曲家陳慶恩受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創作的。陳慶恩對創作意圖闡釋如下“《風留韻事》的源起,無獨有偶,是另一首以『風』為題的作品。在醞釀期的多個無眠夜,尋章擇句,搜索枯腸,須生名宿馬連良演唱的《借東風》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臨近曲終,他優雅地唱道:‘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演出經典曲目以外,增加新作品的做法,與“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的傳統特色也不謀而合,將讓更多地上海觀眾感受到來自香江的新作魅力。
本次獻演“上海之春”,由香港“小交”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葉詠詩親自執棒,并特邀法國著名青年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加盟。葉詠詩曾獲法國貝桑松第35屆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冠軍及“金豎琴”獎,并獲第八屆東京國際指揮比賽獎項。指導過她的指揮大師包括狄瑪爾、伯恩斯坦、小澤征爾、米亞及艾德敦。雷諾?卡普松曾在伊薩克?斯特恩門下深造,曾榮獲法國年度古典音樂大獎“年度器樂獨奏家”。他曾和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指揮的法國管弦樂團一起舉辦過中國巡演。
亞洲最具領導地位的樂團之一――香港管弦樂團
被譽為“亞洲區內最具領導地位的樂團之一”的香港管弦樂團(簡稱“港樂”)豐富香港文化生命逾一世紀,近三十年來已發展成集華人與海外音樂精英的杰出樂團,吸引世界級藝術家同臺獻藝。
自享譽國際的指揮大師艾度?迪華特于2004/05樂季成為藝術總監兼總指揮后,港樂的藝術水平屢創高峰。馬勒全套交響曲系列、歌劇音樂會、傳統古典樂曲以外的嶄新曲目,均為聽眾樂迷所熱切期待,及成為樂團藝術發展的里程碑。港樂每年透過超過一百五十場的演出,觸動近二十萬樂迷的心靈。每年9月至翌年7月的樂季,樂團演奏的節目題材廣泛,包括經典的古典交響樂、與流行歌手的合作,更積極參與多個教育及小區外展計劃。樂團與小區的關系非常密切,又透過不同電視、電臺廣播、唱片錄音、以及海外巡回演出建立國際聲譽。在最新的樂季,港樂為超過二萬名觀眾演出大型免費戶外音樂會《港樂?星夜?交響曲》,而港樂多套節目如馬勒第三交響曲和全華格納音樂會均于樂評人和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港樂的其他精彩演出包括:歌劇天后弗萊明的全史特勞斯音樂會、迪華特指揮莫扎特C小調彌撒曲、指揮大師杜托華演出拉威爾《達夫尼與克羅依》全曲及與一眾杰出音樂家如張弦、陳薩、巴列夏、漢恩、貝爾等與港樂同臺演出。
本次來滬演出,港樂特別準備了海頓《第39交響曲》、莫扎特《第33交響曲》等重量級的作品,由著名指揮家、小提琴家高利亞?巴列夏親自執棒并演奏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曾經在90年代擔任過柏林愛樂樂團團長的巴列夏,經常以獨奏家身份與世界多隊一流樂團及杰出指揮合作,包括阿巴度、巴倫邦、朱利尼、恩遜斯及馬錫爾等。巴列夏在音樂上與亞巴度特別投契,故經常參與由亞巴度于2003年創立的琉森節日樂團的演出。巴列夏在舞臺上使用的是一把1730年制造,名為Tritton的史特拉瓦里名琴。這把琴是由日本小提琴博物館的Kimiko Powers借出。
據悉,此次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還特別選擇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分眾化精準傳播平臺――分眾傳媒作為合作媒體,旨在將此次音樂節廣泛深入到社會各類群體中,不僅吸引更多中高端消費群對群眾性音樂活動的關注,同時擴大民族音樂傳播的機會和可能性。記者了解到,分眾傳媒是國內最大的戶外視頻媒體運營商,也是獨一無二的全國性的生活圈媒體群,目前該媒體能夠覆蓋中國100多個主要城市超過1億的主流消費人群。音樂節組委會宣傳負責人告訴記者,分眾傳媒是在年輕白領群體中頗具影響力的媒體,通過這樣的媒體將群眾性音樂概念以及民族音樂文化帶進社會財富的主力創造群體和消費群體,有利于促進社會精神文化的更有效開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