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檔案
主角:王書民
籍貫:河南開封
年齡:50歲
職業:金灣區紅旗鎮三板小學音樂老師
◎感言
看到學生們獲獎,我真的非常高興,這40多年對樂器的執著熱愛沒有白費。
我從來沒有登過臺,也沒有去考過級。相比而言我更愿意做一個平凡的老師,用我的所學來教育這些喜愛音樂的孩子們!
鄉村學校的音樂老師王書民現在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金牌教練”。
去年,他的學生黃曉晴獲二胡世界級大獎,本月中旬,他的學生王子磊又在全國青少年優秀作品電視展示活動獲得二胡廣東金獎,并將于2月11日上京參加全國總決賽。
王書民所在的紅旗鎮三板小學是村一級學校,因為他的牌子響當當,現在許多能進區屬小學的學生改投三板小學,就為了更方便地跟著他學二胡。學生獲獎老師也成名,但誰也想不到,王書民自己從來沒登過臺,也沒考過級。
所有樂器全自學
王書民是個成功的音樂老師,但他學樂器卻完全靠自學。王書民說,他八九歲時特別喜歡玩樂器,“那時候家里窮,雖說笛子才一毛五分錢一支,但我還是買不起,后來是用三個雞蛋跟小販換了一支,它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支樂器。”說起往事,王書民感慨萬千,“那支笛子對我來說太寶貴了,我每天晚上睡覺都會把它帶在身邊,生怕會弄壞了。”
盡管沒有曲譜,可是年幼的王書民就靠跟著收音機聽,然后一個音一個音試,兩三年后竟然也能吹出《揚鞭催馬運糧忙》等幾首革命歌曲。“我的興趣比較廣泛,笛子學得差不多了,在電視上看到了小提琴的演奏,那時候覺得小提琴拉起來姿勢多優美啊,于是又迷上了小提琴。”
后來,在部隊當兵的表哥用自己差不多一年的津貼給王書民買了一把小提琴,“那是我夢寐以求的啊,78塊錢呢!”由于正值“文革”期間,學習西洋樂器已是冒了風險,只能晚上偷偷地學習。王書民每天晚上點著煤油燈,一拉就是一個晚上,第二天鼻孔里全是黑黑的油煙。
因為沒有老師指點,王書民不好意思地說,自己是直到18歲才識五線譜。恢復高考后,王書民考入周口師專學習小提琴。其間跟學二胡的學生切磋時,猛然被二胡凄美的聲音所打動,“我突然感受到民族樂器的魅力,于是才開始正規地學習二胡。”
“我沒有老師教,也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沒有參加任何器樂考級考試,也沒有在比賽中獲得獎勵證書。”王書民告訴記者,自己從來不認為證書就能說明一切。
教學方法反傳統
從未從師他人,“金牌教練”王書民教二胡卻很有一套。教學方法說起來還真叫人跌眼鏡。王書民說,他不是讓孩子從基礎學起,而是用自己編寫的教學素材讓孩子們直接練習。
“孩子就是孩子,一上來你就教他拉空弦,拉上三天孩子就都跑光了,相反你先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能拉自己耳熟能詳的曲子,等對二胡產生興趣后再輔以理論,學習速度肯定比直接上手學基礎更快。”實踐證明,這一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方法,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50歲的王書民來到珠海教書已經有20年了,因為他帶的學生屢屢獲獎,名不見經傳的三板小學也出名了。王書民接收了越來越多的二胡學生,從香洲到南水,遍布珠海。三板小學是村一級學校,卻吸引了許多能進區屬小學的學生改投該校,就為了更方便地跟著王書民學二胡。目前王書民除了在學校正常授課之外,還兼帶有20多個學生。“太多了,我教不過來,一次只能教一個,20多個已經是極限了。”
眼下,學生們都放假了,可王老師的第二課堂一點都沒閑著。因為又一個好苗子DDD7歲小女孩楊柳成了王老師的下一個目標,這或許是又一個“金牌少年”。
又想學馬頭琴
不僅是學生,連兒子在王書民的熏陶下也跟樂器結緣,“小時候他就跟著我學二胡,現在一家琴行負責樂器維修工作。”閑暇時,王書民也會浪漫一下,跟志趣相投的妻子一起去聽音樂會,妻子有空的時候也拉拉二胡。他們的家中已經有十幾件各式樂器,最貴的一把二胡差不多要七千元,“我幾乎把積蓄都花在購買樂器上了。”王書民笑著說,自己現在又迷上了馬頭琴,“去北京的時候看過幾次,太貴了,要幾千塊錢一把,心疼!”不過,他有生之年還是要玩玩馬頭琴,“聽到馬頭琴的音樂,就會想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心情也會好很多。”
主角:王書民
籍貫:河南開封
年齡:50歲
職業:金灣區紅旗鎮三板小學音樂老師
◎感言
看到學生們獲獎,我真的非常高興,這40多年對樂器的執著熱愛沒有白費。
我從來沒有登過臺,也沒有去考過級。相比而言我更愿意做一個平凡的老師,用我的所學來教育這些喜愛音樂的孩子們!
鄉村學校的音樂老師王書民現在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金牌教練”。
去年,他的學生黃曉晴獲二胡世界級大獎,本月中旬,他的學生王子磊又在全國青少年優秀作品電視展示活動獲得二胡廣東金獎,并將于2月11日上京參加全國總決賽。
王書民所在的紅旗鎮三板小學是村一級學校,因為他的牌子響當當,現在許多能進區屬小學的學生改投三板小學,就為了更方便地跟著他學二胡。學生獲獎老師也成名,但誰也想不到,王書民自己從來沒登過臺,也沒考過級。
所有樂器全自學
王書民是個成功的音樂老師,但他學樂器卻完全靠自學。王書民說,他八九歲時特別喜歡玩樂器,“那時候家里窮,雖說笛子才一毛五分錢一支,但我還是買不起,后來是用三個雞蛋跟小販換了一支,它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支樂器。”說起往事,王書民感慨萬千,“那支笛子對我來說太寶貴了,我每天晚上睡覺都會把它帶在身邊,生怕會弄壞了。”
盡管沒有曲譜,可是年幼的王書民就靠跟著收音機聽,然后一個音一個音試,兩三年后竟然也能吹出《揚鞭催馬運糧忙》等幾首革命歌曲。“我的興趣比較廣泛,笛子學得差不多了,在電視上看到了小提琴的演奏,那時候覺得小提琴拉起來姿勢多優美啊,于是又迷上了小提琴。”
后來,在部隊當兵的表哥用自己差不多一年的津貼給王書民買了一把小提琴,“那是我夢寐以求的啊,78塊錢呢!”由于正值“文革”期間,學習西洋樂器已是冒了風險,只能晚上偷偷地學習。王書民每天晚上點著煤油燈,一拉就是一個晚上,第二天鼻孔里全是黑黑的油煙。
因為沒有老師指點,王書民不好意思地說,自己是直到18歲才識五線譜。恢復高考后,王書民考入周口師專學習小提琴。其間跟學二胡的學生切磋時,猛然被二胡凄美的聲音所打動,“我突然感受到民族樂器的魅力,于是才開始正規地學習二胡。”
“我沒有老師教,也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沒有參加任何器樂考級考試,也沒有在比賽中獲得獎勵證書。”王書民告訴記者,自己從來不認為證書就能說明一切。
教學方法反傳統
從未從師他人,“金牌教練”王書民教二胡卻很有一套。教學方法說起來還真叫人跌眼鏡。王書民說,他不是讓孩子從基礎學起,而是用自己編寫的教學素材讓孩子們直接練習。
“孩子就是孩子,一上來你就教他拉空弦,拉上三天孩子就都跑光了,相反你先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能拉自己耳熟能詳的曲子,等對二胡產生興趣后再輔以理論,學習速度肯定比直接上手學基礎更快。”實踐證明,這一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方法,極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50歲的王書民來到珠海教書已經有20年了,因為他帶的學生屢屢獲獎,名不見經傳的三板小學也出名了。王書民接收了越來越多的二胡學生,從香洲到南水,遍布珠海。三板小學是村一級學校,卻吸引了許多能進區屬小學的學生改投該校,就為了更方便地跟著王書民學二胡。目前王書民除了在學校正常授課之外,還兼帶有20多個學生。“太多了,我教不過來,一次只能教一個,20多個已經是極限了。”
眼下,學生們都放假了,可王老師的第二課堂一點都沒閑著。因為又一個好苗子DDD7歲小女孩楊柳成了王老師的下一個目標,這或許是又一個“金牌少年”。
又想學馬頭琴
不僅是學生,連兒子在王書民的熏陶下也跟樂器結緣,“小時候他就跟著我學二胡,現在一家琴行負責樂器維修工作。”閑暇時,王書民也會浪漫一下,跟志趣相投的妻子一起去聽音樂會,妻子有空的時候也拉拉二胡。他們的家中已經有十幾件各式樂器,最貴的一把二胡差不多要七千元,“我幾乎把積蓄都花在購買樂器上了。”王書民笑著說,自己現在又迷上了馬頭琴,“去北京的時候看過幾次,太貴了,要幾千塊錢一把,心疼!”不過,他有生之年還是要玩玩馬頭琴,“聽到馬頭琴的音樂,就會想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心情也會好很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