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佛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和市文聯主辦的“明月華章――2008元宵民族音樂會”,今天在瓊花大劇院上演。在元宵晚會上演出的,是兩個月前成立的佛山民樂團。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作曲指揮劉思華擔任指揮。屆時,觀眾們能欣賞到《黃飛鴻》中的“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的鏗鏘有力的歌聲,回腸蕩氣、如泣如訴的民歌《蘭花花》,國家二級演員、女高音歌唱家靖棋演唱的新疆民歌《一杯美酒》,國家一級演員、嗩吶演奏家吳安明的《南腔北調》,國家一級演員李仁義的詩朗誦《元宵夜情思》……
參加演出的除了國家級藝術家,還有本土的20名年輕的女民樂手。她們都是剛從音樂學院畢業的本科生,被譽為佛山的“女子樂坊”。
擔任佛山民樂團顧問的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張尊連說出了藝術家們的心聲:佛山作為文化古鎮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粵劇的故鄉。在這片南方民樂的沃土上,藝術家有責任為民族音樂的振興出力。
吳安明欣賞木魚歌要去佛山民間采風
去年,在佛山民樂團成立盛會上,民樂團顧問、有“‘中國民樂八大家’之一”之譽的著名嗩吶演奏家吳安明以一曲明快、詼諧的嗩吶樂曲《鋦大缸》征服了佛山觀眾。今年正月,他又來佛山,再次為佛山觀眾帶來美妙的嗩吶演奏。
吳安明1943年出生在鼓吹樂盛行的安徽碭山,深受皖北吹打樂熏陶。9歲起自學吹笛。他對記者談起了他創作的最得意的嗩吶名曲的經歷。他常常深入百姓生活,采訪民間藝人,收集了許多民間嗩吶曲。1978年冬天,他在思索嗩吶表演形式如何創新時,想起兒時經常觀看的歌舞小戲《王大娘補缸》,“為什么不以此為素材,寫一首‘土得掉渣’的嗩吶曲呢”……吳安明立刻動筆,從晚上8點鐘一口氣寫到深夜,編創了取材于民間小戲曲調,同時融合了花鼓燈和淮北戲曲的嗩吶樂曲《鋦大缸》。這首樂曲于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龍年音樂周》開幕式上第一次亮相,便博得了全場觀眾接連不斷的掌聲和笑聲,特別是用嗩吶、大小手管模擬小爐匠的叫賣、男女主人公的對話和金剛鉆補缸,惟妙惟肖,令人叫絕,約7分鐘的演奏,竟先后被觀眾的四次掌聲打斷。
吳安明說,佛山有地方風味濃郁的民樂如木魚歌等。民間音樂是中國民樂的靈魂。他說,佛山文化積淀深厚,建設文化名城具備了很好的條件。他表示,今后會到佛山民間去采風,從民間藝術中汲取藝術營養。
張尊連演奏催人淚二胡體現民族精神
第二次回到佛山的著名二胡演奏家張尊連,是我國著名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器樂系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張尊連師承蔣青教授和二胡大師劉明源先生,以孜孜以求的精神去領會兩位弓弦大師的風范與內涵,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教學中傳承并發揚,成為當今這兩大弓弦流派最具實力的代言人之一,形成了古樸深邃、內在含蓄、典雅細膩、熱情豪邁的演奏風格。他演出的曲目有《秦腔主題隨想曲》、《豫北敘事曲》、《江河水》、《一枝花》、《天山風情》、《三門峽暢想曲》、《洪湖人民的心愿》、《二泉映月》、《蘭花花敘事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等。
2月18日,佛山本地的幾十位二胡“發燒友”,慕名來到設于佛山黨校禮堂的臨時排練場。記者見到了正在全身心投入排練的張教授。他正在演奏陜北民樂《蘭花花》。整個大廳回蕩著纏綿悱惻又陽剛奔放的旋律。大師的獨奏,能讓人仿佛聽到熱愛著心上人又不得相聚的北方女子溫柔的心聲,能體會到一個中國女子對幸福的渴望和爭取翻身的抗爭。
排練大廳的觀眾席上,黨校一位教授聽完演奏后眼里飽含淚水。他感慨地說,張教授的演奏,表現了民樂的風骨,體現了民族精神,暢快地傳達出了中國人世世代代對幸福的不懈追求!
小樂團沖刺高難度 劉指揮新譜“當自強”
國家級藝術家的加盟,推動著成立僅二個多月的佛山民樂團的藝術水準迅速提高。
“佛山民樂團要有自己的獨創的保留名曲”,樂團總指揮劉思華說,成立二個多月的佛山民樂團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創作自己的節目。這一重任便落在了也是作曲家的劉思華肩膀上。
劉思華選擇的曲目,是廣東地區幾乎家喻戶曉的電視連續劇《黃飛鴻》的插曲《男兒當自強》。劉指揮說,選擇這一曲目,是因為黃飛鴻是來自佛山民間的著名人物。以這首歌曲為主旋律,劉指揮加入了副歌、快板、慢板等。今年春節前后的一個多星期里,他潛心創作,終于在正月初五將歌曲改為民樂合奏。
說到樂團水準,劉指揮自豪地介紹說,元宵佳節的演出節目單里增加了國家民樂團赴國外演出的兩個高難度的保留節目。一個是《慶典序曲》,一個是《瑤族舞曲》。這兩個曲目,因為開場的快弦而使演奏難度很大。令一般地方民樂團不敢嘗試。“元宵晚會是展示中國民樂風采的最好時機,我們要向高難度挑戰,讓佛山的元宵晚會體現出高水準!”黃碩威團長拍板、佛山民樂團的六十多位演奏家齊心合力向國家級民樂團水平沖刺。經過幾輪排練,終于能熟練演奏這兩個高難度曲目。
“排練的效果很好,樂團的水準正在向國家民樂團的水準靠近!”佛山民樂團副團長黃鎮茂開心地說。
參加演出的除了國家級藝術家,還有本土的20名年輕的女民樂手。她們都是剛從音樂學院畢業的本科生,被譽為佛山的“女子樂坊”。
擔任佛山民樂團顧問的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張尊連說出了藝術家們的心聲:佛山作為文化古鎮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粵劇的故鄉。在這片南方民樂的沃土上,藝術家有責任為民族音樂的振興出力。
吳安明欣賞木魚歌要去佛山民間采風
去年,在佛山民樂團成立盛會上,民樂團顧問、有“‘中國民樂八大家’之一”之譽的著名嗩吶演奏家吳安明以一曲明快、詼諧的嗩吶樂曲《鋦大缸》征服了佛山觀眾。今年正月,他又來佛山,再次為佛山觀眾帶來美妙的嗩吶演奏。
吳安明1943年出生在鼓吹樂盛行的安徽碭山,深受皖北吹打樂熏陶。9歲起自學吹笛。他對記者談起了他創作的最得意的嗩吶名曲的經歷。他常常深入百姓生活,采訪民間藝人,收集了許多民間嗩吶曲。1978年冬天,他在思索嗩吶表演形式如何創新時,想起兒時經常觀看的歌舞小戲《王大娘補缸》,“為什么不以此為素材,寫一首‘土得掉渣’的嗩吶曲呢”……吳安明立刻動筆,從晚上8點鐘一口氣寫到深夜,編創了取材于民間小戲曲調,同時融合了花鼓燈和淮北戲曲的嗩吶樂曲《鋦大缸》。這首樂曲于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龍年音樂周》開幕式上第一次亮相,便博得了全場觀眾接連不斷的掌聲和笑聲,特別是用嗩吶、大小手管模擬小爐匠的叫賣、男女主人公的對話和金剛鉆補缸,惟妙惟肖,令人叫絕,約7分鐘的演奏,竟先后被觀眾的四次掌聲打斷。
吳安明說,佛山有地方風味濃郁的民樂如木魚歌等。民間音樂是中國民樂的靈魂。他說,佛山文化積淀深厚,建設文化名城具備了很好的條件。他表示,今后會到佛山民間去采風,從民間藝術中汲取藝術營養。
張尊連演奏催人淚二胡體現民族精神
第二次回到佛山的著名二胡演奏家張尊連,是我國著名二胡演奏家、音樂教育家。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器樂系副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張尊連師承蔣青教授和二胡大師劉明源先生,以孜孜以求的精神去領會兩位弓弦大師的風范與內涵,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教學中傳承并發揚,成為當今這兩大弓弦流派最具實力的代言人之一,形成了古樸深邃、內在含蓄、典雅細膩、熱情豪邁的演奏風格。他演出的曲目有《秦腔主題隨想曲》、《豫北敘事曲》、《江河水》、《一枝花》、《天山風情》、《三門峽暢想曲》、《洪湖人民的心愿》、《二泉映月》、《蘭花花敘事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等。
2月18日,佛山本地的幾十位二胡“發燒友”,慕名來到設于佛山黨校禮堂的臨時排練場。記者見到了正在全身心投入排練的張教授。他正在演奏陜北民樂《蘭花花》。整個大廳回蕩著纏綿悱惻又陽剛奔放的旋律。大師的獨奏,能讓人仿佛聽到熱愛著心上人又不得相聚的北方女子溫柔的心聲,能體會到一個中國女子對幸福的渴望和爭取翻身的抗爭。
排練大廳的觀眾席上,黨校一位教授聽完演奏后眼里飽含淚水。他感慨地說,張教授的演奏,表現了民樂的風骨,體現了民族精神,暢快地傳達出了中國人世世代代對幸福的不懈追求!
小樂團沖刺高難度 劉指揮新譜“當自強”
國家級藝術家的加盟,推動著成立僅二個多月的佛山民樂團的藝術水準迅速提高。
“佛山民樂團要有自己的獨創的保留名曲”,樂團總指揮劉思華說,成立二個多月的佛山民樂團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創作自己的節目。這一重任便落在了也是作曲家的劉思華肩膀上。
劉思華選擇的曲目,是廣東地區幾乎家喻戶曉的電視連續劇《黃飛鴻》的插曲《男兒當自強》。劉指揮說,選擇這一曲目,是因為黃飛鴻是來自佛山民間的著名人物。以這首歌曲為主旋律,劉指揮加入了副歌、快板、慢板等。今年春節前后的一個多星期里,他潛心創作,終于在正月初五將歌曲改為民樂合奏。
說到樂團水準,劉指揮自豪地介紹說,元宵佳節的演出節目單里增加了國家民樂團赴國外演出的兩個高難度的保留節目。一個是《慶典序曲》,一個是《瑤族舞曲》。這兩個曲目,因為開場的快弦而使演奏難度很大。令一般地方民樂團不敢嘗試。“元宵晚會是展示中國民樂風采的最好時機,我們要向高難度挑戰,讓佛山的元宵晚會體現出高水準!”黃碩威團長拍板、佛山民樂團的六十多位演奏家齊心合力向國家級民樂團水平沖刺。經過幾輪排練,終于能熟練演奏這兩個高難度曲目。
“排練的效果很好,樂團的水準正在向國家民樂團的水準靠近!”佛山民樂團副團長黃鎮茂開心地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