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來自中國青島的雙簧管演奏家王亮在去年獲征選為紐約愛樂的雙簧管首席時,他立即成為美國樂壇上最具份量的亞裔管樂手。這不只是因為紐約愛樂在樂壇的地位,也不只因他是管樂部的首席(雖然這兩點都很重要),另一個原因是:物以稀為貴。在美國樂壇上頂尖的亞裔管樂手,實在太少了。
樂壇上雖有不少出色的亞裔演奏家,馬友友、郎朗、李云迪、Midori、內田光子(MitsukoUchida)等,但他們不是鋼琴家,就是演奏弦樂。雖然在古典樂界,明星級的管樂(木管和銅管)獨奏家,本來就是絕無僅有,但是亞裔管樂手稀少的情況,也同樣反映在樂團里。
重弦樂輕管樂 普遍現象
以紐約來說,紐約愛樂有八位華裔樂手,還有不少韓裔和日裔樂手(包括候任音樂總監AlanGilbert的母親YokoTakebe),但除了王亮,全都在弦樂部。而大都會歌劇院樂團首席詹曉昀就是華人,弦樂部也有不少亞裔,但管樂打擊樂部卻一個亞裔都沒有。在紐約之外,波士頓和洛杉磯交響樂團也一樣,出了弦樂部,不要說沒有華人,連日韓裔都很難見到。只有剛在卡內基演出的芝加哥交響樂團稍微不同,除了弦樂部(包括首席RobertChan)外,還有豎笛副首席JohnBruce Yeh和打擊樂首席Cynthia Yeh。
亞裔樂手集中在弦樂(主要是小提琴)和鋼琴的現象,不只存在于專業樂手間,就連新一代的亞裔音樂學生里,還是明顯的偏弦樂而輕管樂。目前茱麗亞音樂學院的樂團,弦樂部里東亞裔樂手超過三分之一,但是其它聲部就寥寥可數,只有雙簧管首席謝晴田(AngelaHsieh)、豎笛部周相宇、法國號首席吳天遐、和打擊樂的Chihi-roShibayama。
管樂部缺乏亞裔的現象,并非只是多一個少一個明星音樂家或是樂團樂手的問題,也不是非要把音樂表現和種族多元政治正確扯在一起,甚至也不是以“弦樂部本來人就多,機會大”可以解釋,因為所有學音樂的人都知道,樂團里弦樂名額多,但競爭的人也多,所以并不比管樂占便宜。
周相宇 棄琴學笛為升學
曾任紐約愛樂助理指揮和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的黃大德(SamuelWong)說,亞裔管樂手少,可能與歷史、習慣和同儕壓力都有關系,也有可能是因為銅管樂需要較大的肺活量。
但在亞洲地區積極想要培養一流的交響樂團之際,沒有夠多夠好的管樂和打擊樂手,如何提高整體的音樂水平?一面倒地偏鋼琴和小提琴,過重地強調做明星獨奏家,顯然也不是一個健康的音樂環境。既然稀少,那就不如從現有的“珍稀物種”開始,去看看茱麗亞學團的三個華裔管樂學生,是如何開始的。
現在是三年級生的周相宇,在古都西安長大,他說三歲時父母要他學小提琴,但是因為夾琴夾得脖子痛,他很快就放棄了。
到了10歲,他去學豎笛,其實是為了考重點中學,會個樂器可以加分,并沒有要走音樂這行,因為他祖父母都是工程師,父親是牙醫,所以家里一向認定他也要念理工科,雖然他的豎笛一直吹得不錯,且得過不少獎。但是家里把他送到美國讀高中,在密西根的藝術中InterlochenArtAcademy里才念了一年,他就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決定走音樂這條路。
吳天遐 吹法國號圓父夢
來自上海的吳天遐說,他爸媽本來就喜歡音樂,但是生不逢時,碰到插隊落戶,爸爸后來還當了兵,就沒有機會學,所以把夢想都寄托在他這個獨生子身上,從小讓他學鋼琴。他考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后,需要再選個副修,他在老師介紹下,聽到法國號的聲音很喜歡,就選了這個樂器。
吳天遐說,他沒學多久,就決定主攻法國號,原因是“鋼琴一天要練五、六個鐘頭,很辛苦,法國號最多只能吹兩、三個鐘頭。”他的選擇顯然是對的,在15歲就考進香港的亞洲青年交響樂團,還被樂團老師推薦,讓他來美國,也進了Interlochen中學。他今年5月就會拿到茱麗亞的碩士學位。
謝晴田 大學主攻雙簧管
目前就讀大學部三年級的謝晴田是臺灣桃園人,她從小就進音樂班,主修鋼琴,副修雙簧管,中學時搬到西雅圖,也是兩項兼攻,不但拿到鋼琴比賽獎,和西雅圖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又在西雅圖青少年管弦樂團吹雙簧管首席,直到考大學時才確定主攻雙簧管。
由他們三個人學管樂的經歷,可以看出一點端倪。他們開始學管樂的時間,都晚于他們學鋼琴或小提琴。因為管樂是一個靠肺活量吃飯的樂器,不能從小開始。像王亮因為有個吹雙簧管的舅舅,在七歲就開始學習,已經算是起步早的。
茱麗亞音樂學院管樂部主任RaymondMase指出,美國學生幾乎都是從中學樂隊才開始接觸管樂,而決定主修管樂,最早也是15、16歲的事。吳天遐說,他的同學,有的甚至是哥倫比亞、耶魯大學等一流學府畢業后,才決定走音樂的路。
中國、臺灣甚至已經移民來美的家長時興讓小孩子學音樂,但動機不一定是培養孩子對藝術的了解。等到音樂表現好,才開始考慮走專業,但是如果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學才決定要改學音樂,則大部分華人家長都不會同意。Mase指出,這是美國管樂學生必經的道路,如果“有學生來找我,我會把實際的情形告訴他,讓他了解這條路不好走。但如果他真的覺得這是他想要的,那我就會給他最大的鼓勵?!?nbsp;
學音樂 需要天分及修養
一般的想法是起步早,要比別人占便宜。然而藝術的造詣除了努力,還要有天分及修養,這是逼不來的。吳天遐說,華人孩子從小被父母逼著練琴,技術都很好,但是沒有想過自己要的是什么?為什么學音樂?一到大學,父母老師不逼了,往往就不知下一步該往那里走,音樂也無法更上一層樓。 周相宇也認為,在中國教音樂的方法,就是模仿,但是鋼琴小提琴容易依樣畫葫蘆,因為指法弓法都是看得到的。而管樂器包括呼吸如控制、舌頭怎么擺,“全都是看不見的?!币坏┛床坏?,老師有時就不知怎么教,學生也不知怎么學。
周相宇說他觀察同學,弦樂和鋼琴,有不少是直接從中國或臺灣考進來,但管樂就很少,“大多先在美國待過,感染了美國的音樂氣氛。”
另一個管樂學生少的原因,吳天遐認為是“國內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鋼琴和小提琴是最高等的樂器,音樂比賽也以這兩者最多。學生可以到處參加比賽,贏得前幾名,老師學校都光榮,就會一直鼓勵。相比之下,管樂學生就不太受重視?!?
過去的管樂學生少,自然現在的管樂老師也少,而好的老師就更少了,這點不管是王亮、周相宇和吳天遐都有相同看法。中國的管樂老師,在國外學習過的很少,對于最新的吹奏技巧、音樂體會都有局限,學生所學自然也有限。他們說,出國對他們幫助很大。
然而華裔的管樂學生要想把水準提升到美國頂尖樂團的水平,還有其它的障礙要克服。
學好管樂 兩障礙須克服
有的障礙是單一樂器特有的,像雙簧管。
茱麗亞音樂學院木管部主任、也是雙簧管老師ElaineDouvas指出,雙簧管在所有樂器里最特殊,因為簧片是樂手自己做的,每個人的都不同。不同風格、不同國家、不同老師,吹出來的聲音就不一樣,像美國吹法與歐洲吹法就很不同,所以“雙簧管學生要想得很清楚,自己要在那個國家工作,最好就在那個國家學?!?
有的則是共通的障礙。
梁兆豐表示,雖然同樣在樂團,但管樂對個人的音樂掌握要求也比較高?!跋覙吠ǔJ畮?0個人拉一樣的音,但管樂幾乎一個聲部就是一個人,一出來就是主奏,所以不能只求不錯,還要有自己獨特的音樂表現力?!彼f亞洲學生技巧好,但缺乏個性,這點美國學生就比較占優勢,尤其是從小聽爵士樂的人,創造力就更豐富。
Douvas也指出,她發現亞洲來的學生,對于西方管弦樂曲不是很熟悉,這在考樂團時就很吃虧,“因為最好的管樂段落,幾乎都在交響樂和歌劇里?!?
Douvas也指出,不管什么樂器,學生都知道,“這是一個工作永遠少于應試人數的行業,所以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音樂,不會來學。這個行業有太多的未知數、太多的冒險,你一定要有后備計劃,如果考不進大樂團,也可以去地區性的樂團、音樂學校當老師,或在社區里做音樂教育?!?/div>
樂壇上雖有不少出色的亞裔演奏家,馬友友、郎朗、李云迪、Midori、內田光子(MitsukoUchida)等,但他們不是鋼琴家,就是演奏弦樂。雖然在古典樂界,明星級的管樂(木管和銅管)獨奏家,本來就是絕無僅有,但是亞裔管樂手稀少的情況,也同樣反映在樂團里。
重弦樂輕管樂 普遍現象
以紐約來說,紐約愛樂有八位華裔樂手,還有不少韓裔和日裔樂手(包括候任音樂總監AlanGilbert的母親YokoTakebe),但除了王亮,全都在弦樂部。而大都會歌劇院樂團首席詹曉昀就是華人,弦樂部也有不少亞裔,但管樂打擊樂部卻一個亞裔都沒有。在紐約之外,波士頓和洛杉磯交響樂團也一樣,出了弦樂部,不要說沒有華人,連日韓裔都很難見到。只有剛在卡內基演出的芝加哥交響樂團稍微不同,除了弦樂部(包括首席RobertChan)外,還有豎笛副首席JohnBruce Yeh和打擊樂首席Cynthia Yeh。
亞裔樂手集中在弦樂(主要是小提琴)和鋼琴的現象,不只存在于專業樂手間,就連新一代的亞裔音樂學生里,還是明顯的偏弦樂而輕管樂。目前茱麗亞音樂學院的樂團,弦樂部里東亞裔樂手超過三分之一,但是其它聲部就寥寥可數,只有雙簧管首席謝晴田(AngelaHsieh)、豎笛部周相宇、法國號首席吳天遐、和打擊樂的Chihi-roShibayama。
管樂部缺乏亞裔的現象,并非只是多一個少一個明星音樂家或是樂團樂手的問題,也不是非要把音樂表現和種族多元政治正確扯在一起,甚至也不是以“弦樂部本來人就多,機會大”可以解釋,因為所有學音樂的人都知道,樂團里弦樂名額多,但競爭的人也多,所以并不比管樂占便宜。
周相宇 棄琴學笛為升學
曾任紐約愛樂助理指揮和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的黃大德(SamuelWong)說,亞裔管樂手少,可能與歷史、習慣和同儕壓力都有關系,也有可能是因為銅管樂需要較大的肺活量。
但在亞洲地區積極想要培養一流的交響樂團之際,沒有夠多夠好的管樂和打擊樂手,如何提高整體的音樂水平?一面倒地偏鋼琴和小提琴,過重地強調做明星獨奏家,顯然也不是一個健康的音樂環境。既然稀少,那就不如從現有的“珍稀物種”開始,去看看茱麗亞學團的三個華裔管樂學生,是如何開始的。
現在是三年級生的周相宇,在古都西安長大,他說三歲時父母要他學小提琴,但是因為夾琴夾得脖子痛,他很快就放棄了。
到了10歲,他去學豎笛,其實是為了考重點中學,會個樂器可以加分,并沒有要走音樂這行,因為他祖父母都是工程師,父親是牙醫,所以家里一向認定他也要念理工科,雖然他的豎笛一直吹得不錯,且得過不少獎。但是家里把他送到美國讀高中,在密西根的藝術中InterlochenArtAcademy里才念了一年,他就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決定走音樂這條路。
吳天遐 吹法國號圓父夢
來自上海的吳天遐說,他爸媽本來就喜歡音樂,但是生不逢時,碰到插隊落戶,爸爸后來還當了兵,就沒有機會學,所以把夢想都寄托在他這個獨生子身上,從小讓他學鋼琴。他考進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后,需要再選個副修,他在老師介紹下,聽到法國號的聲音很喜歡,就選了這個樂器。
吳天遐說,他沒學多久,就決定主攻法國號,原因是“鋼琴一天要練五、六個鐘頭,很辛苦,法國號最多只能吹兩、三個鐘頭。”他的選擇顯然是對的,在15歲就考進香港的亞洲青年交響樂團,還被樂團老師推薦,讓他來美國,也進了Interlochen中學。他今年5月就會拿到茱麗亞的碩士學位。
謝晴田 大學主攻雙簧管
目前就讀大學部三年級的謝晴田是臺灣桃園人,她從小就進音樂班,主修鋼琴,副修雙簧管,中學時搬到西雅圖,也是兩項兼攻,不但拿到鋼琴比賽獎,和西雅圖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又在西雅圖青少年管弦樂團吹雙簧管首席,直到考大學時才確定主攻雙簧管。
由他們三個人學管樂的經歷,可以看出一點端倪。他們開始學管樂的時間,都晚于他們學鋼琴或小提琴。因為管樂是一個靠肺活量吃飯的樂器,不能從小開始。像王亮因為有個吹雙簧管的舅舅,在七歲就開始學習,已經算是起步早的。
茱麗亞音樂學院管樂部主任RaymondMase指出,美國學生幾乎都是從中學樂隊才開始接觸管樂,而決定主修管樂,最早也是15、16歲的事。吳天遐說,他的同學,有的甚至是哥倫比亞、耶魯大學等一流學府畢業后,才決定走音樂的路。
中國、臺灣甚至已經移民來美的家長時興讓小孩子學音樂,但動機不一定是培養孩子對藝術的了解。等到音樂表現好,才開始考慮走專業,但是如果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學才決定要改學音樂,則大部分華人家長都不會同意。Mase指出,這是美國管樂學生必經的道路,如果“有學生來找我,我會把實際的情形告訴他,讓他了解這條路不好走。但如果他真的覺得這是他想要的,那我就會給他最大的鼓勵?!?nbsp;
學音樂 需要天分及修養
一般的想法是起步早,要比別人占便宜。然而藝術的造詣除了努力,還要有天分及修養,這是逼不來的。吳天遐說,華人孩子從小被父母逼著練琴,技術都很好,但是沒有想過自己要的是什么?為什么學音樂?一到大學,父母老師不逼了,往往就不知下一步該往那里走,音樂也無法更上一層樓。 周相宇也認為,在中國教音樂的方法,就是模仿,但是鋼琴小提琴容易依樣畫葫蘆,因為指法弓法都是看得到的。而管樂器包括呼吸如控制、舌頭怎么擺,“全都是看不見的?!币坏┛床坏?,老師有時就不知怎么教,學生也不知怎么學。
周相宇說他觀察同學,弦樂和鋼琴,有不少是直接從中國或臺灣考進來,但管樂就很少,“大多先在美國待過,感染了美國的音樂氣氛。”
另一個管樂學生少的原因,吳天遐認為是“國內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鋼琴和小提琴是最高等的樂器,音樂比賽也以這兩者最多。學生可以到處參加比賽,贏得前幾名,老師學校都光榮,就會一直鼓勵。相比之下,管樂學生就不太受重視?!?
過去的管樂學生少,自然現在的管樂老師也少,而好的老師就更少了,這點不管是王亮、周相宇和吳天遐都有相同看法。中國的管樂老師,在國外學習過的很少,對于最新的吹奏技巧、音樂體會都有局限,學生所學自然也有限。他們說,出國對他們幫助很大。
然而華裔的管樂學生要想把水準提升到美國頂尖樂團的水平,還有其它的障礙要克服。
學好管樂 兩障礙須克服
有的障礙是單一樂器特有的,像雙簧管。
茱麗亞音樂學院木管部主任、也是雙簧管老師ElaineDouvas指出,雙簧管在所有樂器里最特殊,因為簧片是樂手自己做的,每個人的都不同。不同風格、不同國家、不同老師,吹出來的聲音就不一樣,像美國吹法與歐洲吹法就很不同,所以“雙簧管學生要想得很清楚,自己要在那個國家工作,最好就在那個國家學?!?
有的則是共通的障礙。
梁兆豐表示,雖然同樣在樂團,但管樂對個人的音樂掌握要求也比較高?!跋覙吠ǔJ畮?0個人拉一樣的音,但管樂幾乎一個聲部就是一個人,一出來就是主奏,所以不能只求不錯,還要有自己獨特的音樂表現力?!彼f亞洲學生技巧好,但缺乏個性,這點美國學生就比較占優勢,尤其是從小聽爵士樂的人,創造力就更豐富。
Douvas也指出,她發現亞洲來的學生,對于西方管弦樂曲不是很熟悉,這在考樂團時就很吃虧,“因為最好的管樂段落,幾乎都在交響樂和歌劇里?!?
Douvas也指出,不管什么樂器,學生都知道,“這是一個工作永遠少于應試人數的行業,所以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音樂,不會來學。這個行業有太多的未知數、太多的冒險,你一定要有后備計劃,如果考不進大樂團,也可以去地區性的樂團、音樂學校當老師,或在社區里做音樂教育?!?/div>
更多:
關鍵詞:
弦樂,管樂
- 下一篇:小天使音準訓練儀(WMT-568T)大放光彩
- 上一篇:暫無
共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