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看國寶文物聽千古絕響――中國先秦音樂文物珍品展》今天起在閔行區博物館展出。湖北省隨州編鐘樂團的演員,身著古裝,在展覽現場表演了《楚商》《金殿樂》《西宮辭》等古曲,讓觀眾親耳聆聽千古絕響,品味悠悠楚風。
展覽共分輝煌燦爛的敲擊樂器、清新溫潤的吹管樂器、幽雅如歌的彈弦樂器三部分,并以中國先秦為斷代,著力介紹了先秦戰國擂鼓墩發掘文物。
擂鼓墩文物發掘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1978年,距今2400多年前的樂器在我國湖北省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1981年,在曾侯乙墓西側,又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其中國寶級文物“擂鼓墩二號墓編鐘”是首次在上海展出。這套編鐘的“一鐘雙音”顯示了我國古代匠人在樂器制造技藝上的光輝成就,是古代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展出的十弦琴、均鐘木、排簫和篪等都是十分古老的樂器,由于歷史的原因,失傳已久。這些樂器的出土,使我們見到了它們本來的面目,廓清了后人的錯誤認識。
此次展覽由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湖北省隨州市博物館主辦,展期一個月。
展覽共分輝煌燦爛的敲擊樂器、清新溫潤的吹管樂器、幽雅如歌的彈弦樂器三部分,并以中國先秦為斷代,著力介紹了先秦戰國擂鼓墩發掘文物。
擂鼓墩文物發掘是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1978年,距今2400多年前的樂器在我國湖北省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1981年,在曾侯乙墓西側,又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其中國寶級文物“擂鼓墩二號墓編鐘”是首次在上海展出。這套編鐘的“一鐘雙音”顯示了我國古代匠人在樂器制造技藝上的光輝成就,是古代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展出的十弦琴、均鐘木、排簫和篪等都是十分古老的樂器,由于歷史的原因,失傳已久。這些樂器的出土,使我們見到了它們本來的面目,廓清了后人的錯誤認識。
此次展覽由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湖北省隨州市博物館主辦,展期一個月。
更多: